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茫?;脑辖ǔ闪耸澜缟厦婊畲蟮娜斯ち殖。芫婊?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82%,资源总价值231.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成为守卫京津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林海风光 王龙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林场认真践行“两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依托百万亩林海,积极探索拓宽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书写“两山”转化新答卷,成为首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守护绿水青山
进入新时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始终把“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作为根本。
持之以恒增林扩绿。在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成功开创国内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先例的基础上,新时代塞罕坝人向坡度大、石块多、土壤贫瘠的石质阳坡挺进,采取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超常规举措,累计在石质山坡和裸沙地造林10.6万亩,石质山地全部实现绿化,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8.9%和92.2%。
科学推进森林经营。塞罕坝林场坚持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高密度初植、多次抚育利用、优化林分结构、促进趋向自然的“高-多-优-促”人工林全周期经营技术和天然林次生林促进演替经营路线。依托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高质量实施重要生态系统?;ず托薷粗卮蠊こ蹋谌氏瓤沽俗匀槐;で斯ち稚в缘憬ㄉ?。采取近自然经营、引针入阔、引阔入针等方式,大力营造混交林,目前林场混交林占比达25.4%。通过科学抚育,塞罕坝林分质量愈发优良,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优质高效。塞罕坝林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为全国乃至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塞罕坝经验。
毫不松懈管绿护绿。塞罕坝林场始终牢记“防火责任重于泰山”,以全国首部国有林场防火地方性法规《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为抓手,创新实施“12358”防火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全域、全年、全员防火,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形成地面巡护、人工瞭望和视频雷达监控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指挥系统,持续保持着建场以来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探索建立了“林长 N”等协同治理机制,推进自然?;さ卣嫌呕?,不断绘就生物多样性?;ば禄?。
科技赋能林业发展。近年来,塞罕坝林场深入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与中国科学院等14家单位组建了塞罕坝生态文明研究院,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6所科研院校成立了塞罕坝科研工作站,并围绕森林培育、生态修复、资源管护等领域,开展科研协作攻关。2017年以来,累计形成课题和推广成果22项,发布技术规程13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对塞罕坝森林经营水平提高、后续资源培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新时代以来,塞罕坝林场通过政策驱动、碳汇撬动、生态带动,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释放百万亩林海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政策驱动,促进生态价值转化。河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高度重视塞罕坝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9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实施方案》,推进实施了林草生态价值转化、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等八大工程;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24年2月,接续出台了《关于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经济等七大工程。国家林草局专门制定了《关于支持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若干措施》,在开展国有林场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探索、建立实现“双碳”目标林草示范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文件措施的陆续出台实施,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塞罕坝森林“四库”功能,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政策保障。
碳汇撬动,让林海变碳库。作为全国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单位,林场一方面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不断巩固提升森林碳库能力,同时科学有序开发林业碳汇项目。2016年,塞罕坝造林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获得核准,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2018年8月,塞罕坝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塞罕坝碳汇产品迈出了市场化步伐。近年来,林场还积极推动将天然次生林纳入河北省降碳生态产品,开展了天然次生林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开发。截至2024年底,共核证碳汇量243.4万吨,累计销售林业碳汇35.7万吨,实现收入1487.6万元,有力助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多元化。与此同时,林场持续扩大碳汇影响力,2024年1月,作为全国林草系统唯一代表,签署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携手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合作建设“双碳”示范基地,努力为林业碳汇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带动,好风景带来好光景。2021年2月,塞罕坝林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比儆坪?,这是对塞罕坝三代人的巨大褒奖,更是对塞罕坝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勉励。党的十八大以来,林场立足资源优势,在确保资源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持续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避暑度假。在塞罕坝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区域农家游、采摘、土特产品加工、交通运输等,争相搭上了绿色发展的快车,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达6亿多元。依托绿化苗木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余家,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年产值1.4亿元。通过驻村帮扶、生态旅游、苗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4万多人受益、2.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塞罕坝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了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持续讲好“两山”故事
塞罕坝林场通过多种形式,持续讲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打造宣教阵地。林场深入开展塞罕坝精神培根铸魂行动,设立了塞罕坝精神研究中心、发扬塞罕坝精神办公室,将每年8月定为塞罕坝精神宣传月。2022年,国家林草局党校塞罕坝分校正式设立,积极开展林草特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推动塞罕坝精神在林草系统传承弘扬。打造了“月亮山望火楼—尚海纪念林—塞罕坝展览馆”红色线路,累计服务考察学习团体1200余批次。推进塞罕坝展览馆改造升级,持续提升接待服务能力,累计接待访客62万人次,成为展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深化研究阐释。林场组建了生态文明领域专家智库,发起成立了河北省塞罕坝精神研究会,联合国家林草局党校编制了《不负青山不负人》生态文明教材,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开展了“塞罕坝精神口述史”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了《绿色奇迹塞罕坝》《塞罕坝创业英雄谱》等图书,深入浅出展现塞罕坝先进事迹,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广泛宣传报道。林场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宣讲团”作用,在北京、贵州、内蒙古等20余个?。ㄇ?、市)举办巡回报告近百场。先后推出《最美的青春》《那时风华》等20余部反映塞罕坝艰苦创业的文艺作品,让社会公众更好感受到塞罕坝精神的内涵与魅力?;贫卑泳裥蟮叵蚬释卣寡由?,2021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塞罕坝林场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 全球特别典型案例”,进一步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通过三代塞罕坝人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昔日茫?;脑晌趟嗌剑癯趟嗌奖涑山鹕揭?。未来,塞罕坝林场将在“二次创业”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两山”转化新篇章,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新的塞罕坝力量。(田亚伟)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