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成是伊春市代岭区个体经营者,今年59岁了,是一名电焊工。1999年,他爱人有病,多方治疗未见效果。听人说日月峡的刘尚林老师能通过森林养生法中的声波瑜伽的方法,祛病健身,他们便来到了铁力。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锻炼,他爱人的病奇迹般的好了。由此他感恩森林养生法,并对日月峡有了不解之缘。
随着岁月的推移,身体本来就是亚健康的刘宝成,疾病信号越来越显露出来。日月峡的地理环境好,空气清晰,负氧离子高,很多人身体的疾病在这里得到了调养康复,刘宝成也随之来到了日月峡。
在这里,他平生第一次感受到这是世外桃源。这里祥和、平静、进取、友爱。这里所有的人都是志愿者,都是义务奉献自己的才智。义工们团结、谦卑、无有所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埋在心灵深处的爱被激发出来。他下定决心把自己后半生定位在日月峡。生命短处,转眼一生,转身一世,活着就要有意义,他要为日月峡献身。
刘宝成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在义工中早已成为美谈。他一直默默地耕耘,是义工队伍中的好兄弟。2013年,在车库的修建工程中,他负责电焊工作。新建的车库是钢板铁皮结构的建筑,长30多米,宽10多米,高5、6米,整个工程焊工活儿比较多。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拿到图纸后,他认真研究,把图纸看透记熟。当时他觉得图纸设计不太合理,心想:别提什么意见了,按图纸去施工,我也不用担任何责任和风险。可是又一想:这样做不对,我既然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工作看成是一种责任、一项事业,我就要认真去对待。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修改建议,会同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了合理的改动。这样,即节省焊接时间,又能节约建筑材料。当时在场的老师傅们都赞叹不已。
车库建设已接近严冬,天气越来越冷,焊工组的人都抢时间下料。当时只有一台电焊机在工作,刘宝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想:如果就这样焊,时间一定很长,何时能完成任务?再说一台电焊机,工作起来时间一长,机身滚烫,很容易烧坏。日月峡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驱使着他主动跑到库房里,把旧的、坏的电焊机搬出来两台,利用晚上时间把它们维修好。这样,三台电焊机,三个人同时焊接,起早贪黑,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大大的节约了时间,缩短了工期。
后来,他又用几个不眠之夜创造出一个房架的电焊模具,使焊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工作条件也明显地改善,还提前了工期。
在焊接房架时,焊工组的义工们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每焊一点接缝,都一丝不苟。烧红的焊条烫伤了刘宝成的手,手套被烧破了,手上的肉皮被烧焦,十指连心,疼痛难忍。即使用双手握焊枪也十分困难,可他仍然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由于长时间的焊接,他的双眼被电焊闪烁的弧光打得直流泪,又红又肿。晚上疼得睡不着觉,他不“哼”一声,咬牙挺着,没休息过一天,和全组同志齐心合力日夜奋战,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房架焊接任务。
时已入冬,焊完的房架就要被举起上房梁组装了。冬季房架上房组装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当时负责技术的杨师傅,由于身体不适,提前下山了。清晨,大家很早就起床准备当天的工作。这时组装房架,成了整个工程的关键一环。刘宝成担心弟兄们经验不足,决定自己亲自去干。他坚定不移地走到前面,发挥他的专业特长,指挥吊车把第一个房架吊了起来。在大家的协助下,第一个房架安放在架座上。这时需要有人去调整、固定。这是一个高危险的工作,房架刚刚放到架座上,还没有固定,人要爬到5、6米高的房梁上,进行调整定位。这时的房架左右摇摆,上面还结着一层厚厚的冰霜 ,非常滑、很难固定,一不小心,就会从高处摔下来。刘宝成环视了一下周围,焊工极少,又都是比他年纪大。一时间,大家的目光好像都集中在他身上。他当机立断对孟队长说:“还是我上去吧。”孟队长点点头,说了声:“千万要注意安全啊。”他勇敢地爬上了房梁,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稍稍地平稳一下心情,然后拿出电焊枪,聚精会神地用电焊固定好第一个房架,为其它的房架奠定了基础。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房架接二连三地吊了上来。这时问题又出现了:三个架子需要连接到一起,把它们固定下来。刘宝成在房顶上问下面的孟队长:“用什么方法连接固定?”孟队长看了一下说:“你看怎么固定好,就大胆地干吧。”于是,他打破了常规的连接方法,用特殊的焊接方式把房架连接起来。
以后的几天,天气更冷,而且下了小雪。房顶上很滑、很危险,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每天在上面工作的两个人,只能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挪动。在下面的人,为他们传递所需的材料。刘宝成蹲在房架上,认真地焊接每个小缝。电焊的火花刺得眼睛睁不开,焊弧二千多度,双手都烧出了大大的水泡,一动就疼,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就这样,他也一直坚持着。说来也奇怪,每当困难来临时,只要想到无私奉献的义工精神,他浑身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他们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车库建设工程,受到了公园领导和广大义工的赞扬。
刘宝成从事数年电焊专业,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天找他干活的人也很多,收入颇丰。但他能放下优厚的收入来到日月峡做义工,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里,常人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外人看到他,都说他是“傻子”,到手的钱不挣,却要跑到大山里当义工??伤恍λ担?ldquo;为了别人的幸福,我付出一点算什么。”
平常的一句话,代表了日月峡人的精神。义工们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群策群力、不畏艰难困苦,为世人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森林生态养生家园。
在平凡人眼里,刘宝成所做的不是什么伟大壮举,没有惊人的发明创造,没有生命的取舍,可恰似这平凡中透露的点点星光更能照进我们心灵的夜空,提醒我们走在平凡的道路上那些坎坷与艰辛,也教会了我们要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
(作者:刘宝成 编辑:毕桂荣)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